首 页 单位介绍 研究资讯 健康驿站 创新文化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首 页 >> 创新文化 >> 俞梦孙陶祖莱:世纪需求—"治未病"的医学工程
俞梦孙陶祖莱:世纪需求—"治未病"的医学工程
作者:相山区生物技术研究所  发布时间:2008-01-26 11:47:17  文章来源:原创  点击数:3215

 

俞梦孙陶祖莱:世纪需求—"治未病"的医学工程

 

 

 

 

 

 

 

    200812515时,首届“治未病”高峰论坛开幕式暨“‘治未病’健康工程”启动仪式在钓鱼台国宾馆举行。专家学者在开幕式上作主题演讲。

世纪的需求:“治未病”的医学工程

中国工程院、航空医学研究所 俞梦孙
中国科学院、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 陶祖莱
  

  生物医学工程是因医学进步的亟需而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交叉学科。其内涵是:“工程科学的原理和方法与生命科学的原理和方法相结合,认识生命运动的规律(定量),以维持、提高人的健康”。40余年来,生物医学工程的发展始终以医学进步的需求为出发点和归宿,同时也改变了医学的面貌和进程。

  21世纪,三重病谱(非传染性慢性病,新老传染病和精神卫生问题)的严重威胁和医疗费用恶性膨胀引发的全球医疗危机,必然导致医学目的的根本性调整和医学模式的转变。“治未病”就是二者的集中体现。医学核心价值从“治病”到“治未病”,生物医学工程亦必须随之而改变其发展方向,从疾病诊断、治疗,转向维持和促进健康,即发展“治未病”的医学工程。不仅如此,“治未病”还要求科学和人文的融合,需要从中国传统医学的理论基础出发,运用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探索新概念,开辟新思路,创建新方法,发明新技术,从而推进“治未病”医学的发展。对于我国医学工程来说,这是巨大的挑战,也是难得的机遇。因为,就“治未病”医学工程技术而言,目前大家都处在同一起跑线上。

  一、概念、思路

  把人看作心身统一的系统整体,按控制论创始人维纳的说法: “人是一个维持稳态的机构”;“人的生命在于稳态的维持之中”。故在内、外环境的干扰下(“内伤七情”,“外感六淫”),若系统能通过自身调节而维持其正常稳态,则意味着健康;若干扰太强或/和调节功能低下,则系统将偏离正常稳态;当这种偏离达到一定程度,由量变而质变,则系统整体处于病态。从正常稳态到病态,是一个渐变到突变的过程。“治未病”的主题就在于渐变过程中系统功能状态的辨识和调控,以达“治其未生,治其未成,治其未发”之目的。即使是已病之人,或老龄化引起的退行性病变,身心状态的辨识和调控也是“已病防变(负变)”、“治其未传”、“瘥后防复”的关键。显然,这些都是因人、因时、因地、因势(社会、家庭、环境、文化等)而异的,因而是个体化、个性化的。

  二、基本科学问题和核心关键技术

  首要的问题是身心状态的表征和观测,即系统状态变量(参数)的选择和归纳。对此,现代医学,乃至生命科学并未准备现成的答案。现实的做法是选择目前人们所公认的基本生理参数(如脉搏、呼吸、体温、血压等)、生化参数(如血脂、血糖等)、形态体能参数、行为、语言、情绪等作为系统状态变量(确定的/模糊的;宏观的/微观的;等等)。从这些状态变量的动态变化和相互关联中,运用信息挖掘、信息融合、经验表达、知识工程等方法,对个体的健康状态进行动态辨识和干预效果评估。而核心关键技术是基本生理参数无创、无损、长期、连续、动态监测。它要求多参数长期(24小时~数月)连续同步动态监测;监测装置和监测过程不干扰被测者的日常生活和活动(包括睡眠、工作、学习、训练等),即“准自然状态”监测。但也可以在规定生理、心理负荷下,甚至在比较复杂的虚拟情景中进行动态监测。

  与此相匹配的是社区(功能社区和居民社区)/家庭/个体医学信息技术。而个体化健康档案(数据库),则是智能化健康管理的基础。

  三、良好的开端

  目前,“治未病”医学工程在我国已有一定的技术储备和原创性成果。为适应当代信息化战争对指战员身心素质和功能状态的要求的需要,航空医学工程研究中心研制的准自然状态睡眠监测分析系统和睡眠监测腕表已经产品化,前者居世界领先水平;可穿戴技术装备(腰带、背心、头盔等)和可用于个人、家庭、社区、病区的数字化医学信息动态监测分析系统等已进入产品试用阶段。

  另一方面,在国家支撑计划支持下,KY3H私人健康状态信息库(数据库)已初步建成,并投入试运行。

  谚云:“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只要能及时改变观念,看准方向,抓住契机,我国生物医学工程技术和产业,一定能在医学变革的大潮中自主振兴,并为“治未病”医学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KY3H模式的创建和实施则为我国“治未病”医学工程技术和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空间。

 


 
Copyright by ahkxsw.com 2006~2009 皖ICP备16002265号-1

皖公网安备 34060002030460号


安徽淮北市相山区生物技术研究所 办公电话:0561-3897989、3897990 传真:0561—3897991